AK WIFI 1
石油天然气这一“中心地带”动力当下正面对煤炭和可再生动力的“双面夹攻”
石油天然气这一“中心地带”动力当下正面对煤炭和可再生动力的“双面夹攻”

时间: 2023-04-29 21:55:31 |   作者: ob平台

原标题:石油天然气这一“中心地带”动力当下正面对煤炭和可再生动力的“双面夹攻” ...

产品详细

  原标题:石油天然气这一“中心地带”动力当下正面对煤炭和可再生动力的“双面夹攻”

  这几天,作为石油人,忽然发现一个很意外、也很挂心的现象:近两年,石油和天然气这一相对清洁的动力种类,在我国一次动力消费中的占比不升反降,相关于2020年27.8%(原油18.8%+天然气9%)的消费占比,2021和2022年的油气消费占比分别为26.4%(原油18%+天然气8.4%)、25.3%(原油17.4%+天然气7.9%),同比接连下降1.4%和1.1%。

  千万不要小瞧上升或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的纤细改动。我国是全球最大动力消费国,依照我国一年动力消费总量42亿吨规范油(油当量)测算,改动1个百分点,相当于添加或减少了4200万吨原油,这相当于现在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年产值规划。

  既然是相对清洁的动力,特别是天然气,其开释平等热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煤炭的一半,为安在动力转型和国家大力提倡开发运用低碳动力的情况下,油气在动力消费中的占比不升反降?

  咱们知道,一次动力中,若论碳强度或碳脚印的话,从高到低的排序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动力(含核能,下同)。因而,假如有“中心地带”说法的话,石油和天然气能够称作一次动力中的“中心地带”。

  在动力转型和低碳环保的大布景下,特别是跟着“30/60”方针(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2060年前完成碳中和,“双碳”方针)的提出,我国的动力消费方针引导一向是,控煤、稳油、增气、开展可再生动力(风、光、水以及生物质能、地热等)。

  望文生义,控煤便是操控煤炭的消费量,使其在一次动力消费中的占比逐步下降,的确,曩昔几年,煤炭消费占比现已从60%下降至55%左右。稳油便是稳住石油在动力消费中的占比,2021年前,石油的占比一向稳定在18%以上。增气,便是添加天然气的供给,使其在一次动力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逐步提高,曩昔几年,其占比现已从6%不到提高至9%左右。开展可再生动力,也是逐步提高其在动力结构中的占比,从十年前缺乏1%开展到曩昔几年15%的平均水平。

  按理说,依照这样的方针引导正常的开展轨迹,在通往2060年碳中和的道路上,煤炭的消费占比应该继续下降,油气的占比应该先升后降(2035年左右继续提高,随后逐步下降),可再生的占比会明显提高。从当时的“三大一小”(煤、油、气三大,共占80%左右;可再生动力一小,20%以下)动力结构转变为碳中和年代的“三小一大”(煤、油、气三小,共占20%左右;可再生动力一家独大,占80%)结构。这样的改动入情入理,也是完成双碳方针的必经之路。

  但是,近两年,却呈现了一些反常现象:我国煤炭的肯定消费量明显增加,从2020年的40.5亿吨现已上升到2022年的42.5亿吨左右,2023年极有或许打破44亿吨,其在一次动力消费中的占比不降反升,2022年已回升至56.1%,2023年将会更高,或许会到达57%以上。与此一起,可再生动力的开展非常迅猛,我国现在的风电、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容量均逾越全球的一半以上,新增装机容量每年以2~3亿千瓦的规划节节攀升,2022年可再生动力的占比已达17%以上。清楚明了,“两端夹攻”导致了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比下降:2022年,石油消费占比已由前几年的19%左右降至17.4%,天然气消费的占比现已由9%下降至8%不到。

  一方面,跟着乌克兰危机继续和中美等大国博弈的烈度加强,加上气候改动和动力转型的推进,我国动力开展与开发的外部环境已悄然产生改动。和许多国家相同,于我而言,对动力安全的焦虑现已逾越动力转型。因而,安身我国多煤、缺油、少气的动力资源禀赋,咱们对煤炭的情绪由约束挖掘转变为加快挖掘,一起着眼于煤炭清洁化运用,企图经过技能立异将煤炭的碳强度降下来。所以,咱们看到的是,在方针的引导下,煤炭再次进入高速增加期,煤炭的消费占比也节节攀升。

  另一方面,石油和天然气由于其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一向引起高层的重视,要害敏感时期,社会上就呈现了对油气“顶梁柱”“压舱石”保供效果的质疑之声,“假如石油天然气断供了怎么办?”“假如产生在欧洲身上的天然气断供产生在我国,该怎么办?”“假如马六甲海峡被封闭,来自中东等地的油气运不过来怎么办?”……类似问题一问再问。

  能够看出,在油气供给不确定的情况下,走回头路大力提高煤炭产值也就成了天然之举、无法之举,虽然我国首要领导人已于2021年在世界场合严肃许诺“不再出资新建海外煤电项目”,但在我国,煤炭在要害敏感时期却成了“定心丸”。可再生动力这一侧,更是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在“双碳”方针唆使下,方针、资金、技能和科研等投入简直悉数涌向了可再生动力,因而,可再生动力的消费占比增加明显再天然不过。

  那么,油气遭受“两端夹攻”,其比例日渐萎缩是阶段性特征,仍是长时间趋势?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吗?清泉以为,油气的比例逐步萎缩将是一个非常风险的信号,假如任其开展下去,我国动力结构在未来将难以构成“三小一大”的零碳动力结构,而极有或许构成“煤炭多、油气少、可再生动力多”的哑铃型结构,这无疑不利于咱们动力转型的方针完成。

  至少在2040年前,油气的比例不该呈现萎缩。是到了该全力保住油气这一“中心地带”动力比例的时分了!

  首要,石油人自己得争光。油气职业有必要经过技能立异、办理立异、形式立异和资金投入,增强油气两条供给链的耐性,为国家供给更足够、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的石油天然气,石油天然气的综合运用条件有必要好于其他动力种类,石油天然气才有未来,才在动力消费结构中具有安定的位置。尤其是,我国石油、我国石化、我国海油作为国内三大主力油气生产商供给商,理应发挥更大效果,继续承当绝无仅有的动力安全任务。令人欣慰的是,2022年,得益于“七年行动计划”的功效,国内石油产值重返2亿吨大关,到达了2.05亿吨;天然气产值2022年同比增加逾越100亿方,到达了2200亿方。年油气产值当量在提高。

  其次,有必要建立“敞开条件下的动力安全观”。不能一呈现动乱或新的不确定要素,就重回运用高碳动力的老路上去。并且,全球动力战略格式的改动现已使得我国运用全球油气资源变得更为自动有利。跟着美国完成“动力独立”,从进口国变为全球最大油、气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全球油气供需商场将长时间呈现“供大于求”的宽松状况。这种格式关于全球第一大油气进口国的我国而言,无疑是严重利好。这种利好局势不会由于一场乌克兰危机而产生改动。

  再者,曩昔数十年,石油天然气也是咱们积极参与世界政治经济活动的抓手,其杠杆和战略支点效果不容忽视。与油气不同,煤炭和可再生动力的本地特点较强,难以具有油气那样的全球流动性、大宗产品特征和世界政治经济特点。正是油气的世界政治经济特点,作为油气最大进口国,我国才干在全球动力协作和影响力、话语权建构上,具有过得硬的抓手。也正是得益于油气这一特点,油气协作才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力军和领头羊。也正是得益于这一特点,像我国石油集团(CNPC)等一批动力央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端走出去、施行跨国运营,这才在后来呈现了一批堪比世界一流同行的跨国石油公司。说到底,只要保住油气这一“中心地带”,才干保持我国与全球油气商场的深度链接,才干保证在动力经济上对接世界。

  写到这儿,不由慨叹,“中心地带”本是一个地缘词汇。中心地带(intermediate zones)作为世界政治中的一种理论,是指在政治、地舆和世界战略等方面处在大国和国家集团影响之下的区域或许国家。美国已故地缘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对中心地带有着深化的研讨,他把前苏联区域称为欧亚大陆战略“棋盘”上的“中心地带”。我国学者、我国石油大学(北京)政治学教授王鸣野在其《“中心地带”的博弈与窘境》一书中对“中心地带”进行了深化的论述。在他看来,乌克兰、科索沃、格鲁吉亚、中亚等夹在大国缝隙中的国家和区域均归于“中心地带”。

  而当下正在演进的乌克兰危机,很大程度上跟乌克兰处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不无关系。

  一个国家也好,一种动力产品也好,其“中心地带”特征必将使其遭受“双面夹攻”的宿命。



上一篇: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陈说摘要